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公共政策二
Public Policy (Ⅱ) 
開課學期
105-2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公共行政組  
授課教師
郭銘峰 
課號
PS3302 
課程識別碼
302 3822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三8,9(15:30~17:20) 
上課地點
社科306 
備註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6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2PS3302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當代民主社會中,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門為解決政治系統內公共問題、或滿足大眾需求,決定作為或不作為,以及如何作為的相關活動。一項政策從問題界定、政策方案設計、方案評選、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績效評估、政策變遷等均環環相扣。一項完善政策的制定與品質提升,也應有助於消弭當前所見公民因對政策規劃思慮不周或執行不力,所衍生出民怨或是對政府的不信任(public distrust)的問題,以進而達致優質的民主治理。
膺續上學期公共政策(一)的訓練架構,本學期的主軸安排如下:第一,介紹政策規劃與分析的相關理論與基礎分析工具;第二、介紹台灣在政策制定時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層面制度環境與法規可能面臨的挑戰與限制;第三、瞭解一項政策在變遷或終結過程中,應有的思考與取捨。透過基礎學理與分析技巧的引領,以及同學實際政策議題研究的反覆演練,除希望幫助同學精確診斷當前公共政策制定時的病灶,也能反省進一步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之道,據此深化其未來成為公民或公職人員時,應具備的社會關懷與批判反思能力。 

課程目標
1.介紹從事政策制定相關原理與技術,奠基同學勾勒政策方案評選與分析的基本技能。
2. 透過實際主題報告的演練,幫助同學能精確把脈當前在台灣進行政策規劃時,在政策過程、政治制度、與社會環境等可能面臨的挑戰與限制,並瞭解公共政策在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與意涵。
3. 經由上、下學期的訓練後,同學將對於問題界定、政策方案設計、方案評選、政策合法化、政策執行、績效評估、政策變遷等環節,有相當程度的認識。此一過程中,透過個案討論與實際田野調查的協力參與,也將培塑同學的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
4. 課程中將要求同學繳交期中題綱設計作業,並進行期末口頭報告與書面報告。藉由學理與實務的結合,希望幫助同學政策問題分析、政策行銷與溝通、以及政策書面報告撰寫的基本能力。
 
課程要求
課程進行方式:
本課程將以老師講授為主,討論為輔。修課同學需於課前閱讀指定教材,並著重與同學的對話討論與深度思考。希望藉由彼此的腦力激盪,有效幫助同學對於課程專業知識的吸收,並積極投入公共事務的關懷與反省。

評分標準:
1. 出席、課堂提問發言 15%
2. 地方政策創新案例介紹或書籍閱讀心得(個人) 15%
3. 期中設計報告(團隊) 30%
4. 期末報告(團隊25%+個人10%+組內互評5%) 40%

【注意事項】
A. 請修課同學務必準時上課,切勿在上課時間進出教室並關閉手機。
B. 期中及期末報告若未於指定的時間與地點參加,除非事先獲得老師同意並出具證明者,無任何補考形式或機會,一律以零分計算。點名若三次不到者,總成績一律以零分計算。
C. 本學期各項作業評分要求的規範如下:
1. 讀書心得或地方政策創新案例介紹 (15%):閱讀作品如「編織花東新想像:十四個地方創新發展的故事」(遠流出版),抑或選擇自己家鄉的地方政策創新案例的類似作品進行介紹與評價均可。字數1000至2000字。此心得觀察請說明選擇該作品的理由? 有何值得參考經驗? 對未來台灣連結在地經濟的活化有何作用?
2. 期中題綱報告(30%):為團隊研究主題的研究設計,包括「量化調查」與「質性訪談」資料等的題綱擬定。此部分除老師親自指導外,亦將安排兩位助教輔導協助。
3. 期末報告(40%):團隊25%係指小組學期口頭與書面報告,將由老師評分,組間互評為參考。個人15%係指個人學習心得自我檢視(10%),並新增「組內匿名互評機制」(5%)。
D. 課程相關訊息或資料會不定時公布在教學網頁上,請同學自行查閱。
E. 延續上學期的作法,誠摯歡迎同學們隨時與老師討論課程相關議題。惟考量到時間的完整性,請同學可提早與老師約定晤談時間。若需透過電子郵件聯繫,請於標題加上“公共政策(II)”,俾利縮短回函時間。
F. 作業與報告請務必依照老師指定期限繳交,逾期不予計分。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備註: 星期三13~15 PM、星期四8~ 10 AM or by appointment. 
指定閱讀
1. Patton, Carl V., David S. Sawicki, and Jennifer J. Clark. 2013. Basic Methods of 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 3rd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hereafter: Patton, Sawicki, and Clark, 2012) (有中文譯本)
2. 羅清俊,2015,《公共政策:現象觀察與實務操作》,台北:揚智出版。
 
參考書目
1. Bardach, E. 2012. A Practical Guide for Policy Analysts: The Eightfold Path to More Effective Problem Solving. 4th edition. CQ Press.
2. David L. Weimer and Aidan R. Vining. 2004.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3. 林水波、張世賢,2015,《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以下簡稱:林水波、
張世賢,2015)
4. 吳定,2013,《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以下簡稱:吳定,2013)
5. 余致力,2002,《民意與公共政策: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6. 陳陸輝編,2016,《民意調查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7. 王國川譯,Robert A. Paterson著,《如何編制優質的問卷》, 台北:五南圖書。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2  課程簡介 
第2週
3/01  政策規劃分析的重要性 
第3週
3/08  政策規劃的基本步驟與決策原則 
第4週
3/15  問卷調查設計要領、資料分析與常見錯誤 
第5週
3/22  深度訪談設計要領、資料分析與常見錯誤 
第6週
3/29  量化與質化問卷擬定與檢討 
第7週
4/05  溫書假 
第8週
4/12  方案評選與成本效益分析(一) 
第9週
4/19  方案評選與成本效益分析(二) 
第10週
4/26  政策制度環境與政策合法化部署 
第11週
5/03  專家演講: 社群媒體與公共政策 
第12週
5/10  政策執行、策略與監控 
第13週
5/17  政策評估 
第14週
5/24  政策變遷或終結的推動 
第15週
5/31  台灣公共政策發展的關鍵議題:政策行銷、在地經濟活化創新 
第16週
6/07  台灣公共政策發展的關鍵議題:民主治理與重塑政府公信力 
第17週
6/14  期末成果報告分享會(I) 
第18週
06/21  期末成果報告分享會(II)